[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
浙大、复旦等12位名校长联名推荐,这份书单值得拥有
日期:
2015-03-04
阅读次数:
14

    年轻人很崇拜杨绛,于是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兼倾诉人生困惑,杨绛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之外,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俗话说:腹有诗书芳自华。读好书,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想、谈吐,以及为人处事、精神气质。当然,爱读书是一种习惯,并非一天可以养成。

       因此,孩子的读书习惯,还需要作为粑粑麻麻的你慢慢培养起来。以下是12位知名大学校长联合推荐的书单。各位看官,速速收藏起来,帮助自己也帮助自家的孩子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 浙江大学校长 林建华 >--

推荐书目:《五千年犹太文明史》

作者:[]马丁.吉尔伯特

      几千年来,犹太民族一直被主流社会排斥、压迫。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难以企及的贡献。是什么使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保持认同、创造辉煌?这要在犹太历史中体会和探寻。

      《五千年犹太文明史》的作者,用141个历史故事以书信方式,深入浅出地给出了犹太人五千年历史脉络。

      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更要借他山之石,方能不骄不躁、不卑不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

推荐书目:《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

作者:[]普里莫.莱维

 

       莱维在这本书中回忆了他在奥斯维辛的所见所闻,归结起来,就是极端条件下人类的善与恶。写完此书后,莱维自杀离世,给世人留下诸多的疑问。

       阅读这本书,希望大家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知识分子的道义;第二,是人类施以暴行的能力。人应该是向善的,在我们内心必须有做人的底线,而知识分子最大的义务,应该是思考人之为人的意义和底线,引导社会建立善、抵御恶。

        物质生活的丰富,不能取代精神与心灵的丰满与富足。愿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多看、多想、多写,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而共同努力。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陈雨露 >--

推荐书目:《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从20134月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在全校本科生中发起了跨专业跨学科的读史读经典活动,《乡土中国》是在学校推荐的20本中外经典著作中选读人数最多,最受学生欢迎的。这本书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它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

推荐书目:《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曾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平凡的世界》是无数人的精神食粮,他们借助着孙少平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奋斗、拼搏,追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今,在这个富足幸福的时代,依然有很多人喜爱《平凡的世界》,从北师大近年的图书借阅排行榜看,《平凡的世界》连年位居前列。现实的数据也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年轻人所需要的,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 >--

推荐书目:《大数据时代》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斯.库克耶

      大数据让我们更加深入走进信息社会,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而且深刻影响着我们社会的转型和制度的创新。

 

 

--< 湖南大学校长 赵跃宇 >--

推荐书目:《自由在高处》

作者:熊培云

      在序言《因为无力,所以执着》中,熊培云说:这些年,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这是一段温暖的文字。是的,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那就从改变我自己开始,减小我们的担忧圈,扩大我们的影响圈。知其不可而为之,两千多年前,有人这样评价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后,中国,有一群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平静而坚持,从容而执着,用一生的时间力求做好一件事——批判并且建设。

 

 

 

--< 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 >--

推荐书目:《相约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

      现在的社会文化习惯于引导青年人关注考试、就业、买房等满足物质层面需求的东西,却不鼓励他们后退一步,站在更宏大的格局上去思考,除了物质,还有什么能抚慰焦躁不安的心灵,缓和社会对立和人际矛盾。

      《相约星期二》就是这样一部从长者的角度出发,引导人们反思人生态度的佳作,它用质朴、亲切的语言劝诫被掩盖了真实需要的年轻人,面对死亡这一不可回避的终点,实利琐事并无过多价值,唯有无私的爱、勇敢的付出以及内心的平和才能帮助人们用快乐驱散恐惧和空虚。在浮躁的社会中,希望大家都能在《相约星期二》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感悟。

 

 

--< 宁夏大学校长 何建国 >--

推荐书目:《没有任何借口》

作者:[]瑞芬博瑞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一贯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强化的是让每一个学员想方设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

      正处于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时代的我们,不找借口、主动进取、责任担当、自觉自愿、善于合作、勇于执行,对做好任何一件事显得尤为重要。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丁列云 >--

推荐书目:《论中国》

作者:[]亨利.基辛格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励志补钙的书。作者亨利.基辛格以其自身亲身经历传递了一个他感知的中国和思考的中国。不仅阐释中国人对战争与国际秩序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对中美建交、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进行了深度解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

 

 

 

--< 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骏 >--

推荐书目:《沉思录》

作者:[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作者是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留在征战的间隙中写下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从而住久了声誉卓著的伟大名著《沉思录》。

      《沉思录》中那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这是一部让人掩卷沉思、受益无穷的智慧之作,是以推荐。

 

 

 

--<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陈繁昌 >--

推荐书目:《神雕侠侣》

作者:金庸

      金庸先生的小说文笔独特,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深刻细腻,感情澎湃壮丽,意境甚高。他擅于以历史洪流为背景,再创造故事情节,成为一种结合写实及创意的文风。

      对我来说,金庸先生的作品,实非普通小说,而是经典文学,对提升中文造诣、认识中国历史,探讨人性、传统社会价值观,以至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带来启示。

 

 

 

--<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 >--

推荐书目:《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用英文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哲学的力作,长期作为世界各大学的通用教材。该书探讨了诸子百家的起源,明辨了宗教和哲学的区别,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视界高远、参古纳今,化繁为简、脉络分明,尽显大家风范。该书对当下中国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哲理思维,不无裨益。

图书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