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元地理知识
日期:
2021-05-14 26 为推动地理科学的长远发展,做一个有思想境界和大格局的地理工作者,特推荐以下十本地理科学的经典读本,这也是今年现中国地理学会的各位前辈专家学者精心组织遴选倡议发布的结果,我拿来作为学科专业知识的补充。特建议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青年老师和科技工作者尤其应认真读读。科技工作者、学者更应该读读,仅防科研上的中等发达陷阱,做一个有思想、有科学理念和精神的地理学者,写出自己的地理学经典读本,向引领国际前沿迈进!十本经典读本书目如下: 依次为《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商务印书馆,2011年)、《地理学中的解释》(商务印书馆,1996年)、《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63年)、《地理学思想史(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地理学与生活》(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当代地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12年)、《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商务印书馆,2006年)、《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学苑出版社,2002年)、《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本书收录了1864~2006年西方现当代地理学学术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50部(篇)创新性思想专著或论文,包罗了地理学领域各主要思想流派,是一部出色的地理学综合评述性著作。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迅速抓住经典论著原作的精华。这样的解读不仅本科生和研究生需要,普通读者也可以据此了解地理学,学者们也可以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可谓一举三得。此外,每篇文章的原文出处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读者如果觉得有必要,还可以据此方便地查阅原文,作更深入的阅读,或进行对照阅读。总之,通过阅读该书,可以方便而快速地了解欧美地理学的发展和概貌,刺激我们思考相关的问题,甚至可能激发学术研究的灵感。 ——汤茂林 本书内容包括一些已译介到中国的名著,而更多的是中国读者知其名但不得其详,甚至还不知其名的经典。内容包括名著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内容提要、作者和论著的影响及评价等。 本书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从实证主义哲学立场总结了数量革命的方法论。这是第一本地理学方法论专著,是理论地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蔡运龙 本书既有概括性的论述,又有具体方法的探讨。先从哲学、逻辑学和方法论的角度上阐述理论、假说及定理的作用和意义,然后转入它们的地理学中的应用,结构比较紧凑,有一定的说服力。《地理学中的解释》共六编二十四章,讨论了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地理学解释中理论、定理和模型的作用,地理学解释中的语言等。 该书是一部从哲学高度总结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著作。 —— 蔡运龙
本书是一部史料丰富、脉络清晰、通俗流畅的著作。 ——叶超、蔡运龙 詹姆斯教授原著的主标题为All Possible Worlds,副标题为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但因考虑到此书是一本严整的学术性专著,译者没有采用《万千世界》作为书名,而是采用了原书的副标題,定名为《地理学思想史》。 俯瞰海陆变迁,探索与重塑地球律动之美纵览全球文化,勾勒并解析世界人地格局。
《地理学与生活》既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也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著作,值得一读。 ——王恩涌 本书共13章,分为四个篇章,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分支。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长期以来在地理学思想与著作中形成的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每篇集中论述这些地理学观点的一个方面。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单独成为最后一章,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6、《当代地理学方法》[英] 尼古拉斯•克里福德、吉尔•瓦伦丁 等著张百平、孙然好 等译商务印书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科学研究之“器”助地理学科创新。 本书对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作了总结归纳、逐一介绍、系统整理和阐释,对地理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表述在方法及手段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解释与探讨。本书还立足于科学哲学和方法论的立场,使读者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本书将为我国地理学工作提供认识自然、了解人文的一个重要工具。 ——宋长青 《当代地理学方法》是为地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们写作的一本独特参考书,对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中所用的主要方法都做了实用性的介绍,解释了涉及地理信息之采集、分析和表达的各种方法学问题。《当代地理学方法》组织为四篇:地理研究起步;人文地理学中的数据采集;自然地理学中的数据采集;地理数据的分析和表达。每章都由相关学科的著名学者撰写,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各种关键的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循序渐进地把主要的分析和观测技能教给读者,对从研究设计到成果表达的所有问题都提供一站式的启蒙。《当代地理学方法》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介绍,便于地理学学生掌握完成其学位必须精通的全部核心方法,是所有地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本读物。 让哲学的亮光透射入人文地理学的殿堂 本书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阐述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哲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逐一介绍了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包含的哲学与方法论观点,讨论了它们与人文地理学的关联。 开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金钥匙。 ——涂慧琴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介绍了当代西方哲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学为当代西方哲学提供的解释。作者把人文地理学看作是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与空间和地方有关的方面。这种研究显然受哲学和方法论的支配,作者把影响当代英美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患潮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三种,逐一介绍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多种哲学和方法论观点,讨论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联。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是作者另一本专著《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的姊妹篇。《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部全面、系统、权威、及时且简明地介绍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潮的学术著作,是地理学研究人员、地理系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了解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及其哲学基础的重要专著,亦可供从事和学习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的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的特点:1.注重科学思想、认识论的归纳分析;2.关注学科发展中社会要素的影响;3.独特视角阐述自然地理学的价值;4.重视对青年学者学科研究的指导。 ——吕晓芳、王仰麟 技术进步中获益。受数量比和系统论的影响,也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自然地理学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重视环境过程、景观演变、年代学、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和学科应用。《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对此类靠前学术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和技术途径;展示了自然地理学家对塑造自然地理学学科形象所作的贡献。 ——吴传钧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分为导论、地理学与关键问题、地理学的视角、地理学的技术、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加强地理学的基础、重新发现地理学八章,对美国地理学进行了综合评估。 对西方地理学思想的借鉴是现代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源泉,要运用之、发展之,则必须理解之,且结合中国国情消化之,故需要对各种地理学思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了解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知识环境。 ——蔡运龙 本书作者保罗·克拉瓦尔为法国巴黎第四大学地理学系教授,有40多部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2004年第30届国际地理联合会的大会上保罗·柯拉法乐荣获世界地理学界最高荣誉"桂冠奖"。 |